Mitutoyo商品目录2020-2021
495/596

J-16J三丰公司秉承持续创新向客户提供最新技术体验的理念。因此保留对产品的技术规格进行变更的权利。规格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显微镜篇精密量仪 • 量具的小知识点光源的光聚焦在中间像平面上倍率物镜 工件上的点光源 单位mm规格对角线长度长度高度1/3型 6.04.83.61/2型 8.06.44.82/3型11.08.86.6■数值孔径(NA)NA值很重要,因为它表示物镜的分辨能力。NA值越大,可见细节越高。NA值较大的透镜也可以收集更多的光,与NA值较小的透镜相比,通常可在焦深较窄的情况下提供更明亮的图像。  NA=n·Sinθ上述公式表明,NA取决于物镜前端和工件之间的介质折射率n(对于空气,n=1.0)以及可进入透镜的光线的最大锥半角θ。显示器观察范围(mm) = 相机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对角线长度) 物镜放大倍率■明场照明和暗场照明在明场照明中,物镜将整个锥形光束聚焦在工件表面上。这是光学显微镜的正常观察模式。使用暗场照明时,光锥的内部区域将被遮挡,从而仅通过斜角光线来照亮表面。暗场照明非常适合检测表面划痕和污染。■放大倍率光学系统产生的放大对象图像与该对象的尺寸比率。放大倍率通常为横向放大倍率,尽管也可以表示横向、垂直或角度放大倍率。■主光线从光轴外的物点发出并穿过透镜系统中的孔径光圈的中心的光线。■孔径光圈用于控制穿过透镜系统的光量的可调圆形光圈。它也被称为孔径光阑,其大小会影响图像亮度和焦深。■视场光阑用于控制光学仪器视场的光阑。■远心系统光线与物和(或者)像空间的光轴平行的光学系统。这意味着放大倍率在整个工作距离范围内几乎恒定,因此几乎消除了透视误差。■正像上下左右方向以及移动方向与工作台上的工件方向相同的图像。■视场数(FN)、实际视场和显视器显示放大倍率样品表面的观察范围取决于目镜的视场光阑直径。该直径的值(以毫米为单位)被称为视场数。相比之下,实际视场是实际放大并用物镜观察时工件表面上的范围。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实际视场:(1) 显微镜可观察的工件范围(直径)■复消色差物镜和消色差物镜复消色差物镜是校正三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的色差(颜色模糊)的透镜。消色差物镜是校正两种颜色(红色、蓝色)的色差的透镜。■有限校正光学系统使用物镜在有限位置形成中间图像的光学系统。穿过物镜的工件光抵达中间图像平面(位于目镜的前焦平面上)并会聚在该平面上。物镜放大倍率 = 成像(镜筒)透镜的焦距 物镜焦距(例)10× = 200(mm) 20(mm)(例)1× = 200(mm) 200(mm)■焦距(f)从镜头主点到焦点的距离:如果f1表示物镜焦距,f2表示成像(镜筒)透镜的焦距,则放大倍率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比率。(在无限校正光学系统的情况下。)■焦点平行于会聚透镜系统的主光轴传播并通过该系统的光线将会聚(或聚焦)在轴上的某个点上,该点被称为后焦点或图像焦点。■分辨本领(R)两个图像点之间的最小可检测距离,表示分辨力极限。分辨能力(R)取决于数值孔径(NA)和照明波长(λ)。■工作距离(W.D)显微镜物镜的前端与工件表面之间的距离,在该距离下可实现最清晰的对焦。■齐焦距离显微镜物镜的定位面与工件表面之间获得最清晰聚焦的距离,安装在同一转台上的物镜应具有相同的齐焦距离,以便在切换另一个物镜时,轻微调焦即可。(2) 显示器观察范围(3) 显示器显示放大倍率显示器放大倍率 = 物镜放大倍率 x 显示器上显示的对角线长度 相机摄像元件的对角线长度R =(µm)λ2・NAλ=0.55µm 通常用作参考波长■焦深(DOF)这是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沿光轴方向测量),该距离定义了将显微镜聚焦在物体上时可接受的图像清晰度的极限。随着数值孔径(NA)的增加,焦深变浅,如以下表达式所示:视场 = 目镜FN 物镜放大倍率示例:1X透镜的实际视场为24 = 10X透镜的实际视场为2.4 = 24 10 24 1图像传感器尺寸 DOF = λ λ = 0.55µm (基准波长) 2 • (NA)2 (例) 对于M Plan Apo100X透镜NA是0.7  该物镜的焦深为 0.55 (µm) = 0.6 (µm)    2×0.72单位:mm单位: mm工作距离齐焦距离物镜 成像(管)透镜 像方焦点f1f2物镜放大倍率 = f2/f1物方焦点无限空间■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物镜在无限远处形成其图像并通过在物镜与目镜之间的主镜筒中设置镜筒透镜来形成中间图像的光学系统。在穿过物镜后,与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所谓的“无限空间”有效地传播至镜筒透镜,可在无限空间中放置辅助组件,如微分干涉对比(DIC)棱镜、偏振镜等,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焦点和像差校正的影响。

元のページ  ../index.html#495

このブックを見る